教材教辅
野生大豆GsERF71基因在碱胁迫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
作者:陈超 卢倩 刘玉芬      责编:于丹,苏新雨
ISBN:978-7-5686-0530-4      定价:39.00 元
出版日期:      开本:1/
所属丛书:      印张:     字数: 千字
图书简介
作者简介
版权页
目录页
正文页

"土壤盐碱化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农业生产问题,开发利用盐碱地,挖掘盐碱地农业的生产潜力,对我国耕地面积的增加,粮食问题的解决,农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生长在东北盐碱地的野生大豆具有极强的耐盐碱性,是耐盐碱基因挖掘及分子机制研究的重要材料。本论著研究耐NaHCO3优异的野生大豆株系(G07256)中挖掘出了耐碱功能显著的GsERF71转录因子。

为了进一步解析GsERF71转录因子在碱胁迫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,首先构建了盐碱胁迫下的野生大豆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,筛选与GsERF71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蛋白;进一步通过回转验证,获得了4个与GsERF71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蛋白:GsCHYR4、GsCHYR16、GsERF71与GsSNRP。通过采用酵母双杂交与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,在酵母体内及植物体内验证了GsERF71与GsERF71、GsCHYR4/16(GsCHYR4与GsCHYR16)的相互作用,并进一步确定了GsERF71与GsCHYR16互作的最小结构域。一方面,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毛状根转化系统,验证了GsERF71基因在大豆中对碱胁迫的耐受性,并分析了GsERF71蛋白在植物体内及体外的稳定性;另一方面,通过Real-time PCR的方法对GsCHYR4/16基因的组织定位及在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;利用农杆菌侵染烟草叶片的方法,对GsCHYR4/16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分析;进一步在酵母体内验证了GsCHYR4/16蛋白的转录激活活性;为研究GsCHYR4/16基因的耐碱功能,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毛状根转化系统,及与拟南芥中相似性最高的AtCHYR1/7基因突变体的鉴定,确定了GsCHYR4/16基因对植物耐碱能力的影响,并进一步分析了atchyr1/7突变体及野生型拟南芥在碱胁迫及非生物胁迫下相关Marker基因的表达模式;同时在酵母体内验证了GsERF71与GsSNRP蛋白的相互作用,利用农杆菌侵染烟草叶片的方法,确定了GsSNR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,并对Sm家族基因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。通过上述实验,明确了GsERF71转录因子与互作蛋白的互作机制,阐明了互作蛋白的耐碱功能与分子机制。"


陈超,陕西汉中人,1988年3月生人,博士研究生。哈尔滨师范大学,讲师。主要从事植物耐盐碱基因挖掘、功能验证及分子机制研究。研究成果有《大豆 CML 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》等。 卢倩,湖南人,1987年6月生人,博士研究生。哈尔滨师范大学,讲师。 刘玉芬,黑龙江省绥化市人,哈尔滨师范大学,副教授。



微信平台
官方微博
微店
版权所有(C)2024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版权所有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三道街36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
ICP备案号:黑ICP备2024033562号
技术支持:翰诺商业IP策划